教学教研
您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学教研

浅谈“新考纲”要求下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017-06-02
浏览次数:3711次
返回列表


语文科组 许丽吟

在语文课程中,教师应致力于激发和培育学生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文。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回答了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那么,如何在新的高考改革背景下,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一、教师本身理念的转变

“新考纲”的改革中,全国卷中的选考篇目变为必考科目。这无疑与原先高中教学教师的备考方案有所冲突。在以往的语文教育活动中,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多着重容易得分的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教学,而对文学类文本教学则有所忽视。因此,我认为在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同时,教师本身也要进行理念的转变。

教师在认真学习、研究2017年高考语文科考纲的情况下,要深入了解“新考纲”的注重点——学生的语文素养上。同时,教师还应不断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在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两个篇目中,要做到二者持平。这样在教学中,教师才能更好的为学生解疑。

二、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对于学生而言,2017年语文新考纲将选考改为必考不仅是考试篇目的增多,题量的加大,也是对阅读速度和文章鉴赏评价能力的提升,更是对语文素养能力的更高要求。而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过程中,首要的便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那么如何去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呢?

1、营造相对轻松、良性竞争的语文学习环境

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讲,一个相对轻松、良性竞争的学习环境会使学生的求知探索欲望更深。反之,则会给学生带来较大的学习压力。因此,教师课堂教学不能仅关注课本知识,也应注重课堂氛围的调动,在讲知识点的时候,适当的结合新近发生的趣闻、网络用语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如“蓝瘦”、“香菇”等网络词。但值得注意的是,不能过分强调轻松的学习环境。高三毕竟是以紧张的学习生活为主的,需要教师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下建立一个良性的竞争环境,给各层次的学生制定一个相对明确的目标,这样学生才能够有所进步。

2、根据学生层级制定习惯养成计划

以本人所带班级为例:本人所带班级为特长班,班上有15个体育生,其他为文化生,学生的层次不一,性格不同,所学的重心也不同。对于文化生而言,文化科的分数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体育生,文化科的分数则相对要求较低。因此我制定了以下习惯养成分层习惯:

2.1 体育生阅读习惯的养成

对于体育生而言,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是他们的弱项。在针对“新考纲”中学生语文素养的要求,我将提高体育生阅读能力、概括能力作为重点。对此,我严格要求每位体育生必须具备一本阅读登记本,同时将登记本划分为三个层级:概括阅读内容、提取观点、针对观点做简短评论(以议论文、任务驱动型文体为标准)。每周做到一检查,一评注,并在体育生补弱时讲解。这样,就能在培养其阅读习惯的同时,又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

同时,针对体育生因早晨训练无法参加早读课的问题,我制定了一个背诵表格,要求学生每周根据自身训练强度、接受程度背诵2首古诗、1篇简单文言文或者是2篇文言文等,争取让学生在考试中多拿一分。

2.2 文化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文化生语文习惯的培养,则要兼顾各方面:包括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运用能力等。根据文化生的学习能力,我将学生分为两个层次:拔尖生、后进生。对于拔尖生,要求学生准备语文积累本和时评本;而后进生,则要求准备语文积累本。

对于后进生而言,本身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不高,成绩也较差。因此,我采用阶段目标法,先要求他们进行必要的语文积累:包括成语、病句、文学常识、作文素材等,巩固后进生基础,在逐步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一步步更改设定的目标,使学生不断进步。而拔尖生则不然,拔尖生除了必要的语文知识积累外,还需要完成每周三次的新闻时评写作(以小议论文、任务驱动型结构为标准),锻炼学生的观点提取能力、写作能力。

同时,将早读课内容进行分层,避免一味读书使学生产生厌倦。早读内容分为三层:前15-20分钟为朗读高考考试内容:考试篇目以及文学常识等(朗读形式可多变);中间15分钟为新闻周刊播放时间(可视情况改为美文欣赏或其他);最后15分钟为考查阶段,教师或课代表检查早读完成质量(形式不拘)。

三、充分利用阅读课

在“新考纲”要求中,学生在考试中将要面对三篇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在相同的时间里,学生要完成以上三篇阅读,这对学生来说是一项大挑战。因此,学生本身的阅读能力要不断提高,才能面对2017年高考语文科的改革,才能让自己考出一个理想的成绩。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充分利用阅读课,让学生开阔视野。但对于特长班的学生来说,则不一定能够静下心来阅读,对此,我除了必要的学生自读形式外,还加入了个别的形式:

3.1 美文分享

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将自己看过的美文、有趣的新闻等以习作形式写出,内容要求要包括:概括文章内容、提出自己的感受或观点、联系现代社会类似的事件、结语等。学生分享完后,请三到四位同学进行点评,可以是针对分享人本身的优缺点啊,也可以针对文章的结构、内容等方面,努力做到每个学生都参与。这样,不仅使得阅读课变得充实有趣,同时,又在无形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3.2 开展辩论会、知识竞赛等活动

教师可将平时课堂上学生存在争议的问题、新近发生的新闻争论等作为辩论会的题目,也可以将新近复习的知识点做成一个知识竞赛课件,在阅读课上考查学生学习质量,并在课后做好查漏补缺工作。阅读课的形式不拘一格,适当的开展辩论会、知识竞赛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其中,并从中学到知识、懂得道理才是我们的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每个学生对于对于文章的感悟和理解是不尽相同的,教师应明白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以自身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只要在指导学生阅读的同时给予学生鼓励、赞许的目光即可。

总而言之,语文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教师与学生的不懈努力,涉及到方方面面。语文教师必须要紧跟高考改革前沿,不断更新改进自身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等,完善自身的教育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促使学生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