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
微课作掌,打通隐形知识
——以“英法火烧圆明园的目的及其民族记忆”为例
历史科组 徐秋霞
在讲授人民版必修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一课时,笔者曾向学生提及到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这是中国人心头永远的耻痛。在课堂结尾学生问题讨论环节中,场面热烈,有学生提及到“为什么当时英法联军要火烧圆明园呢?”甚至有学生提到“圆明园作为清皇室的私家园林,它的焚毁怎样成为后来的‘国恨’呢?”为了解答此问题,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并进一步深入思考:火烧圆明园事件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至于爆发的原因及背后的意义是一知半解的;火烧圆明园内容虽不是课程标准明确要求的重点,但了解这些知识能让学生深入理解中国近代形势,对拓宽学生史学视野确实有好处,那该如何处理这隐形知识的教学进而把握好课堂上师生互动机会呢?因此,笔者想到了微课,试图以此为工具来打通隐性知识。
短小灵活是微课的突出特点,因此切入课题必须要迅速,讲授线索要清晰,巧妙启发,积极引导,帮助学生迅速理解隐形知识。具体到“英法火烧圆明园的目的及其民族记忆”这一内容,笔者设计了微课的三个组成部分,分别为“十月战火:焚毁举动之剖析”、“光辉回首:圆明园政治意义”和“余音未了:群体记忆的构筑”,以下是本次微课的设计:
一、十月战火:焚毁举动之剖析
讲述:1960年,英法联军攻打进入北京,将有“万园之园”之称的圆明园凶狠抢夺一番之后,又放火烧了圆明园。
展示:法国的巴特雷上尉写信给雨果的信中写道:“这次远征行动(火烧圆明园)是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摘自王道成:《火烧圆明园》
讲述:法国巴特雷上校以一种高调炫耀式的语气记叙此次火烧圆明园事件,丝毫不认为它是一件充满罪恶的事件,他们火烧圆明园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呢?
早在1860年英法攻入北京前,清政府与联军在北京通州进行谈判,谈判破裂后,清政府于9月中旬扣留了包括联军谈判代表、英国《泰晤士报》记者在内的39人为人质,以此要挟联军在京一带撤兵。英军方面认为,英方代表巴夏礼和英国公使的秘书等人被关押在刑部大牢。
展示:9月18日英法两国被扣留的人质39人,后来活着的只有19人。在英军司令格兰特致函法军司令孟托邦称“被俘之英法人,手足拘缚三日,不给饮食”;法国首席代表葛罗在给外箱的信函中提到英法被俘者“手足背缚,四肢齐捆,载于车上,送至圆明园中,置一室内,无人援救,四日之后,死于饥寒,尸为鼠虫所啮”。——摘自《西书中关于焚毁圆明园纪事》
讲述:作为英方的全权代表,公使额尔金得知此情况后,受到极大触动,他担忧无法向本国政府和公众交代,因此他急切地有所动作。10月17日,他以清政府对英法侨民18人虐待致死为口实,照会清政府必须无条件接受下列条件:
展示:“圆明园者,英法侨民所受痛心疾首惨刑而死之地也。(英国)势必毁为平地,此条故无须恭王之承认,敝军统帅所已决定,亟将执行也。”——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第二次鸦片战争》
问题过渡: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额尔金把焚烧圆明园作为报复清政府的有力一击,随后,额尔金还在北京城中张贴布告,准备焚烧圆明园以惩罚清政府。为什么额尔金要把焚烧圆明园作为惩罚清政府的手段呢?除了英方认为该地是英法侨民惨死之地外,圆明园本身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呢?
二、光辉回首:圆明园政治意义
讲述:圆明园始建于约1707年,康熙帝为之题写“圆明园”匾额,并先后多次到该园游览进宴。1709年,康熙帝将圆明园赐给儿子胤禛即后来的雍正帝。
展示:“建设轩墀,分列朝署,俾侍直诸臣有亲事之所。构殿于园之南,御以听政。”
讲述:自雍正即位后,圆明园日渐成为清统治者经常居住和向全国发号施令的政治中枢,而北京城内紫禁城宫殿,仅备举行重大典礼之用。从雍正开始,历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朝皇帝,有近140年的时间,都在圆明园生活居住、举行朝会、处理政务、召见群臣等。由此可见,圆明园有着特殊的政治地位,是除了紫禁城以外的一个政治权力中心。同样,英方也很清楚圆明园这一地点的意义。
展示:“额尔金的私人秘书称:彻底平毁圆明园,不但‘可以留意不易泯灭,永久保存在人们脑海的痕迹’,以示对清帝的‘责罚’,而且可以证明‘联军已经旗开得胜,耀武扬威的占据了北京……否则清室政府很容易否认这件事实。’”“圆明园是清帝的一个统治中枢,其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在某种意义上,甚至超过北京城内的清宫。焚毁圆明园,对于清帝的‘骄倨和情感两方面,准定是一个大打击’。”——王开玺:《英军焚毁圆明园原因辨析》
讲述:1860年10月,英军焚毁圆明园后,一直在和战问题上摇摆不定的的清朝最高统治集团立即投降,签订了《北京条约》,结束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进而侵略者们能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利益。从此,圆明园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伤心之遗迹,国人心头的乌云。
问题过渡:圆明园被毁令人无比沉痛,但它作为淸皇室私家园林,它的焚毁怎样成为后来的“国恨”呢?
三、余音未了:群体记忆的构筑
讲述:圆明园焚毁后,这片废墟和流利国外的皇室珍宝成了吊古伤怀之地。在国家风雨飘摇之时,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走出国门学习西方,看到西方博物馆中一批一批圆明园文物是,触动了对国难国运的伤痛及反思。
展示: 阿房一炬光亘天,热河三军泪沾臆。
小臣步屧伤怀抱,手抚铜驼叹荆棘。
岂意京邑两丘墟,玉玺落此无人识。
雨夜淋铃几度闻,追思故苑满春云。
——摘自康有为《巴黎睹圆明春山玉玺思旧游感赋》
讲述:这是康有为于1905年游历欧洲时,在巴黎博物馆看到被掠夺的圆明园玉玺,睹玺凄然后作赋,把圆明园的遭遇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感慨万千。类似康有为的感情还有其他人体会到,如梁启超、《国民报》创办者秦力生等人还想到当时到发生国难时,民众只当成是皇帝的家事,他们深刻思考了国与民的关系。在关心国运的风潮中,圆明园逐步走出了皇家私人园林的身份范畴,被纳入到”国家之耻“的视野之中,越来越多人站在国家和民族的角度来抒发对圆明园的感慨。
展示:
讲述:1913年3月21日,北平中山公园举办一次名为”圆明园遗物与文献展览“的活动,《大公报》等报章也对此报道了,整个活动吸引了百姓们的注意,产生极大的震撼。普通民众意识到圆明园的建筑价值,也切身体会到圆明园被毁实为中国历史悲痛的一笔。这次展览由中国营造学会(创办人为梁思成)主办的,通过收集整理文化资料,一点一滴去复原圆明园的实体记忆,让圆明园重新进入公众的记忆,唤醒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觉醒,构筑起民族的群体记忆。
总结:英法联军焚园后,摧毁清朝统治集团意志,迫使清政府彻底投降。在关心国运的浪潮与有识之士的推动下,圆明园灾难日渐进入到民众的记忆中,加深了对国家前途的认识,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时至今日,圆明园遗址上的断壁残垣还诉说着当日的灾难与伤痛。
四、微课设计及课堂反思:
围绕“英法火烧圆明园的目的及其民族记忆”进行微课设计与实践,在这过程,笔者有以下认识: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技术,能有效地打通隐形知识,在课堂上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而这是基于充足丰满的史料上。在历史课堂教学上,教师追求史料设置的准确与贴切,在微课设计上亦应如此。在微课展示中,环节设计需要合乎学生思考逻辑,材料讲求精简,摒弃无关材料,材料放置符合美观;在微课教师语言讲述中,应当要紧扣材料,分析得当,注意语速,有适当的留白空间,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当然,课堂教学归根到底应当追求师生互动,是一个生成性的过程,有效的课堂应当是师生共同创造的。微课是教师预先的设置后录制的,它替代不了课堂教学中的集体学习和互动思维功能,所以微课不能无故照搬,每课必用,必须符合教学课堂的实际需要及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