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
您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学教研

作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

2017-12-31
浏览次数:3684次
返回列表

语文科组  龚培森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是借助语言来完成的。而作文又是语言的艺术,所以作文就和思维结下了不解之缘。学习离不开思维,思维有助于提高学习。思维的种类和品质很多,而创造性思维是思维的最高级形式。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品质呢?在教学中,我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具体做法是:

一、培养学生丰富而奇特的想象

创造性思维是指有创新见解和创造发明的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最高级阶段。它除了具有思维的一般性特征外,还有新颖性、突破性和独创性等特点。而要实现创造性思维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丰富的想象力。例如,我曾经做过这样一次作文训练:让同学们以“一个被咬掉了一口的苹果”为出发点展开想象,进行片段作文。要求同学们以形似,神似或质同等联想方法,找出哪些东西与一个被咬掉了一口的苹果有联系点或相似点。经过启发,有位同学说:看到这个被咬掉了一口的苹果,我就想到了断臂维纳斯,那是一种残缺美,这是一种形似联想。也有一位同学说:看到这个苹果,我就想到了地球被人类污染,这是一种神似联想。关注历史的同学则认为,台湾脱离大陆,就像这个被咬掉了一口的苹果,台湾回归祖国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关心时事的同学却说:看到这个苹果,就想到我们的国库被一部分蛀虫一点一点地侵吞蚕食,表示了极大的愤概。所有这些都是同学们进行了或形似、或神似的相似联想。最后一位同学却构思了这样一个场面:四位小朋友面对一个又红又大的苹果,一个说是甜的,一个说是酸的,另一个却说这是一个又酸又甜的苹果,最后一位小朋友,什么也没说,就大大地咬了一口,原来这个苹果是涩的。由此得出凡事都要亲身实践才能尝出其中的酸甜苦辣滋味的结论。这些联想和想象都是比较合情合理的。我感觉此时此刻学生的思维处于高度的活跃状态,创造性联想的思想火花在这里闪烁,迸发。如果能及时加以引导会诱发学生的丰富而奇特的想象。再如,2000年的高考语文作文题就是要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前提进行大胆的联想和想象。许多同学运用不同的联想和想象的方法,创作出了许多文质兼美的优秀文章。同学们从这些实例中也悟出了生发联想的方法:那就是只要善于变化视角,多做换位思考,寻找两者的相似点, 那么,一些新奇的联想和想象就像泉水一样涌出,创造性思维也就具备了,文章的立意也就新颖了。

二、激发发散性思维,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开辟道路

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组成部分。所谓发散性思维,就是在解决一个问题时要尽量“发散”出多种设想,多种方法。它能为创造性思维开辟一条道路。作文本身是一种创造,作文要有开山劈路,披荆斩棘的勇气。有的事物,有的问题,只从一个方面看好像道理讲完了,挖掘不出新意了,正可谓“山重水复疑无路”,但变化一下视角,进行一番求异思维,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例如,我在辅导一篇题为《说竹》的多角度立意的材料作文时,有些同学说:竹子傲雪凌霜,与松,梅为岁寒三友,挺拔直立,令人钦敬,又浑身是宝,有造福人类的奉献精神……我首先肯定了这些同学的立意,并且和大家一起回顾了袁鹰笔下的井冈翠竹的形象和象征意义,然后引导大家考虑能不能从另一角度去立意,进行一番求异思维。经过启发,有的同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说:竹子徒有其表,内心空虚,是“嘴尖皮厚腹中空”的典型形象。这正和那些不学无术,华而不实的人相似。我们青年一代应做内心充实,表里如一的人。这一反其意而用之的立意,我认为言之有理,有一定的创造性,而给予了肯定。后来我在训练一篇以老师为歌颂对象的作文时,针对把老师比作“春蚕”、“蜡烛”的说法启发大家来个求异思维,进行一番创新。把主题挖掘得更深些,立意更新些。有位同学就提出“蜡炬成灰泪始干”比喻老师有言之不当的地方。蜡炬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是要流泪的,似乎内心是痛苦的,而我们的老师的奉献是自觉的,心甘情愿的。老师们在看到青年一代成长起来后,不但不会痛苦,反而十分高兴……结果这位同学写出了《流泪的蜡炬与放飞希望的老师》的好文章。在训练中,我还引导同学们对一些成语进行逆向思维,力求立出新意。 
求异思维是发散思维中的一种。当然,求异思维重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立新意,不等于故意唱反调;反弹琵琶,不等于乱弹琴。 
以上这些发散思维的训练,培养了同学们创造性思维品质的灵活性、变通性和独创性。这些发散思维的训练,更为同学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打开了一扇窗户,开辟了新的、更广阔的天地。

三、质疑创新,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要想干成某一件事,首先必须对这件事有浓厚的兴趣。有了浓厚的兴趣,你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所从事的工作中去,调动你所有的聪明才智,极大限度地发挥你创造性思维能力,达到乐而忘返,如痴如迷的程度。在作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和兴趣,关键是要激发学生的质疑创新的好奇心。“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遇到问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地进行思考。同时还要做到不迷信权威,规避现有的套话,打破现有的思维定势,敢于、也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当然,老师对这些见解和主张要及时给予肯定,大力褒奖,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拾一把柴,添一把火,使其越烧越旺。例如,我在教《六国论》一文时,要求学生围绕本文的观点,进行一番质疑创新,写一篇议论文。有位同学写道:我认为六国破灭,并非完全由于赂秦,六国的不团结是导致灭亡的最根本原因。也有同学说六国顽固保守,不思改革,国力不强,这也是导致六国灭亡的一个致命弱点。更有同学说六国国君没有宏图大略,鼠目寸光,只顾眼前利益,最终导致了灭亡。当然,也有同学认为六国灭亡是因为六国统治者害怕秦国,不敢和他们抗衡,又不互相援助,唇亡齿寒,结果被秦国各个击破。不管这些看法正确与否,但这些同学已崭露出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创新的苗头,实属难能可贵。由于这些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了老师表扬,这样,更激发了这些同学的创造性思维的兴趣,这就为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四、培养创造性个性,形成独特创作风格 
心理学研究表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不仅和智力因素有关,而且和一系列非智力因素中的个性特征也有关系。一个人的坚持力、自信心、克服自卑感等个性因素,在他们取得成功的过程中有重要作用。有创造力的人往往更富有想象力,好深思,不盲从。所以,培养创造性个性,不仅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形成独特的创作风格。古今中外的历史上,有独特个性而形成独特创作风格的人不胜枚举。例如:热情如火、激越奔放、感情充沛、想象丰富奇特的郭沫若同志形成了他的诗歌的狂飙突进、雄伟壮丽的革命浪漫主义特色。而善于沉思、敢怒敢言、一针见血、幽默辛辣、“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先生则更多地从精神层面反映人民的痛苦,创造了祥林嫂、孔乙己、阿Q这些栩栩如生的文学形象,由此揭露了反动派对人民的精神摧残,进而形成他冷峻的思考、辛辣的讽刺、幽默而含蓄的风格。饱经风霜的美国作家欧·亨利的作品则常常让人含着眼泪微笑。其作品构思巧妙,尤以出人意料的结局被人们誉为“欧·亨利手法”。文似看山不喜平,作文本身就是一种创作,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这种活动的产品,必然打上个性思维的烙印。所以,一个人个性越独特,个性思维越丰富,其创造性思维也就越发达,那么,作品的立意也就越独特、越鲜明。独特的创作风格也就越容易形成。

作文本身是一种创造,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和创造性的语言表达的综合体现。作文水平的高低,足以反映一个学生创造性思维水平的高低,所以,在指导同学们作文的过程中,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自觉地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及其品质,就显得特别重要。当然,不仅在作文中需要创造性思维,其他学科同样需要。时代的发展需要创造性人才,未来社会更需要创造性人才,可以这么说,没有创造性的思维,就没有创造性的人才;没有创造性的人才,社会就难于发展,人类就难于进步。所以,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放在头等重要的地位,常抓不懈。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为将来的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