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您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校园新闻 > 媒体报道

《惠州日报》报道惠州综合高中初中部构建特色课程体系

2018-01-25
浏览次数:4635次
返回列表



从新办学校到新办名校,惠州市综合高级中学初中部(以下简称“综高初中部”)仅用半年时间完成了这一蜕变。“围绕课程这一核心,开办之始就架建起‘分层、分类、综合’特色课程体系,为培养高素养的学子打下了坚实基础。”惠州市首席教师、市综合高级中学副校长颜映艳接受采访时介绍。

对此,市人大常委会教工委主任陈可辉指出,惠州经过一段时期的持续发展,为民办教育的大跨越、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氛围,“十三五”时期正是民办教育大发展的好时机。“惠州民办教育发展的牛鼻子就是找到培育学生创新能力、张扬学生个性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这三个方面的切入点。”

数学外语分层教学夯实学生知识基础

学生进入初中后,数学、外语成绩往往出现明显的分化,为此,该校首先在数学、外语学科实行分层教学。具体做法是每两个班为一单位,通过对学生测试,数学、外语成绩相对好的分为A层,其余为B层。对A层学生重点抓思维方式和能力培养,B层学生重点抓基础训练和习惯培养。为打消学生和家长有分快慢班顾虑,A、B两班同一学科为同一教师授课,数学、外语授课交叉进行。
分层的核心是“层”,学校要求教师在工作中做到“备课、授课、作业、考试、辅导”五个方面分层,真正体现了因材施教,不放弃每个学生。一学期过去了,学生成绩普遍得到提升。

语文分类“开小灶”对学生补弱扶强

此外,该校初中部还提出语文分类教学的思路,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

该校负责人介绍,语文学科按照“基础必修课程+补弱类自选模块(或提高类自选模块)”设置。其中,基础课必修课程面对全体学生,按教学班授课,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学时,学生在自己的班级学习,每周一般为5节课。

补弱类自选模块或提升类自选模块,是学校专门为提升学生语文成绩而开的“小灶”,科任老师利用休息时间义务开设写作班、阅读班、语法班等,学生按学习基础以年级为单位走班,每周开1或2课时,通过补弱扶强,达到扬长避短之目的。

校内外综合课程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围绕学校推行的 “六项核心素养”,校内开设的校本课程有书法、国学、小发明、茶道、趣味数学、民族传统文化、韵律操、音乐、美术等特色课程,使学生具备说一口流利英语、写一手漂亮硬笔字、会一种乐器、爱好一项体育运动、熟悉一定网络技术等“六项技能”,真正让学生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健康成长。

此外,为了让学生了解社会,该校还积极开设校外综合课程,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作出3年计划,增强探究社会、团结合作的能力。

专家评价

学校有亮点,办学有激情

分层教学让优等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好”;模块化分类教学帮助学生有的放矢、培优补弱;校内校外融合的综合课程、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等成为孩子们张扬个性、全面发展的沃土,课程优化为学校发展注入动力。对此,陈可辉表示,民办教育发展的生命力在于具有一个有很深教育情结的投资者和一个有感染力、创新力、充满激情的校长,兼具两者的民办学校才能使学校充满活力、充满吸引力。“民办学校的投资者和管理者都要有跳出学校围墙办学的意识,创新办学模式,致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