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
革新教学方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语文科组 薛敏
摘要:语文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我们主要的交际工具,它能表达思想,交流感情,传递文化,同时,学好语文也是学好其他功课的前提和基础,但是,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却是不容乐观的。语文作为中学的一门主科,所占用的课时较多,而效率却不能与之成正比,可谓是高投入低产出。这种怪现象,在语文教学领域内外也备受瞩目,诸多界内界外的人士都深感“语文教学低效”,甚至是“语文教学无效”。新课改以来,呼吁语文需遵循客观规律,改变不合时宜的旧做法,寻求新的出路,以此提高中学语文教学的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但大多只是改变了其皮毛,而没有变革其根本,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低效的问题也没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本文从实现文本多元解读、把握时机互动、切忌漫谈式讨论等方面入手,探讨了通过革新教学方法来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和手段的总称。洛克曾经说过:任何东西都不能像良好的方法那样,给学生指明道路,帮助他前进。可见,能否选择妥善的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的成败。本文从实现文本多元解读、把握时机互动、切忌漫谈式讨论等方面入手,探讨了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方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 多元解读、互动、讨论
1、实现多元解读
2003年4月,教育部颁发了《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其中明确说明:“语文属于人文学科,它对人的精神领域起着作用,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另一方面,许多语文教材本身就是多元的,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很强的启发性。人们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不同的人,甚至同一个人不同时期对同一个材料完全可以有不同的感受和理解。”同时还强调,“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多元反应是正常的,也是非常珍贵的。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是对学生的尊重和鼓励,也是对真理的尊重”。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经典作品常读常新,这是文学的魅力所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经典课文也具有这一特点,这就要求老师不拘泥于教参,深入浅出,从新的合理角度启发学生,拓展思路。比如,《项链》一课,我们都从中看到了作者对小资产阶级虚荣心的批判,大多数的老师都是这样讲授的,事实上《项链》还有很多种解读。顾农认为《项链》的深刻之处在于它批判了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不过虚荣心并不只有小资产阶级的妇女才有,实际上也解释了某种认识哲理。玛蒂尔德半生所追求的幸福也如同她所借的假项链一般,都是虚幻的,这也告诫沉溺在虚幻中的人不要被虚幻冲昏了头脑,其中青年期是梦幻最多的时期,如何在崇高理想的指引下脚踏实地是值得广大青年所思考的。同一文本,姚敏勇就有不同的解读,他认为玛蒂尔德爱美、单纯、勇毅,而“项链”已不是通常意义上的饰物,而是被作者赋予了外在美,内在假的意象。他认为文章的主题在于警告爱美女性:爱美是女性的本能,但缺乏洞察事物真假的能力,只看外表不看本质是得付出代价的。
2、把握时机互动
课堂互动,实质上是相对独立的生命个体之间在学习过程中相互促进,相互推动,是师生双方或学生之间在教学过程中相互交流思想和情感、传递信息并相互影响的过程。这也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
首先,应该把握时机,在教学重难点处互动。教师必须把握教学的重难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最近发展区来提出问题,再对学生进行引导,启发学生,培养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吃透教材,对教材的重难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并根据学生心理,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手段来教学,杜绝“满堂灌”或者“满堂问”。第二,在学生情感需要时互动。在教学中,老师和学生平等相处,关爱学生,给予他们指导和鼓励,增加学生的自信,使大家在融洽的氛围中,积极踊跃地发言,追求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提高学习效率。第三,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该给学生留白。成功的语文课除了与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适度的教学内容、科学的教学方法、深入浅出的讲解等因素有关外,还需要给学生留足时间进行消化吸收,用学生的深入思考和自我梳理来代替教师的喋喋不休。课堂教学是双边活动,师生之间的互动不可缺。在课堂中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多讲。
3、切忌漫谈与讨论
在新课程理念下,许多老师的错误理解使教师往“无作为”的方向发展。一些课堂中,老师把话语权交给学生,学生积极踊跃、各抒己见,为了尊重学生,实现多元解读,老师不发表任何看法,只在课堂最后做简单的总结与点评。这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因为老师无法对课堂进行合理掌控,学生免不了走弯路。实际上,学生是动态的、发展的主体,教学活动应该是围绕学生而展开的。自由、宽松和平等的教学氛围对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任何事情都得有一个“度”的概念,只有在适度的前提下才能有其意义。切忌漫谈式的课堂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改善:第一,提问的有效性。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有效提问可以增进师生间的交流,也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语文课堂只有短短四十五分钟,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提出有效的问题,使问题发挥最高效的作用,这要求广大语文老师依据课文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提问。比如,紧扣课题进行提问,紧扣课文的开头或结尾提问,抓住文章重点进行提问,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提问等等。提问没有固定的章法或模式可言,得靠语文老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探索。第二,学生讨论时,教师要注意避免无效讨论。首先要对讨论有明确的分工,如果分工不明,学生多会加入滥竽充数的行列,讨论时热闹非凡,表达观点时大眼瞪小眼,而明确讨论的问题、查阅的资料、做笔录的同学和发言的同学之后,就可以缩短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其次,教师要给予适当的点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不能完全听任学生,在学生碰到拦路虎时,给予适当的点拨,启发他们的思维。
语文低效本身就是一个热点问题,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以来, 有效教学变得更加火热。本文主要就教学方法的革新提出了一系列简单的改善策略,以求能为语文教育界尽一点微薄之力。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的,本文侧重教师教,而很少谈及学生学的问题,并且由于篇幅、时间和自身经历的限制,在教师教的这一方面,研究也不够深入和具体,这些都有待我带着语文教学的新理念和新精神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 李朝霞.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 长沙: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1.
[2] 孙婷婷. 有效对话—语文教学的新追求[D]. 沈阳: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3] 陆俭明. 语文教学之症结与出路[J]. 课程.教材.教法, 2006, (3): 34-40.
[4] 王杏泉.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创新[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1,(5): 88-91.